「短毛貓真的比較不會掉毛?那捲毛貓呢?」 若依照直覺就斷定,常常會讓人誤判。掉毛有 「看起來的量」 與 「實際脫落量」 之別。BRACHA 的出發點是同時兼顧溫柔與專業:先理解毛的結構與生活環境,再做照護與選擇,陪伴才更持久。
毛髮的生理基礎:為何會掉毛?
貓毛通常由底層絨毛(undercoat)與外被毛(guard hair)構成,並經歷生長、退行與休止階段(換毛)。影響掉毛的因素有毛密度、毛質、是否有底毛,以及毛週期的季節性變化。短而密的毛容易成為懸浮微毛,長與捲而粗的毛則更易成束落地,因此 「視覺感」 與 「實際量」 常不一致。
短毛 vs 長毛 vs 捲毛:誰掉得更多?
把毛的長短當唯一判斷依據,容易走入誤解。短毛細且輕,易飄入空氣;長毛與捲毛會成束掉落地上,容易被看見。更關鍵的是是否有底毛:有底毛的貓在換毛季會脫大量底毛,這往往是掉毛量增加的主要原因。品種與個體差異也很重要,例如塞爾凱克捲毛貓(Selkirk Rex),平時掉毛感較低,但換季仍會“換衣服”。
重點回顧:
短毛看起來到處是毛,長毛與捲毛則成束明顯。
底毛(double coat)在換毛季影響最大。
品種與個體差異:不能只看長短。
影響掉毛的其他關鍵
掉毛受多重因素影響:季節與光照會調節毛髮週期;室內恆溫可能讓掉毛分散全年。飲食(蛋白質與 Omega-3/6)、壓力、寄生蟲與皮膚病都會改變毛質與掉毛量;年齡與荷爾蒙亦有影響。掌握這些可控因素,就能把掉毛變成可管理的日常。
立刻可做的事:
檢視居家光照與溫度,調整梳理頻率。
與獸醫討論飲食與 Omega 補充。
若有禿斑或嚴重抓癢,儘速就醫。
日常護理:把梳毛變成療癒的儀式
梳毛不只是清除浮毛,而是建立連結的短時儀式。BRACHA 建議:短毛每週至少梳 1 次,換毛季 2–3 次;長毛則建議每日梳理以防打結;捲毛貓最少每週 1 次,但每天梳有助毛髮生長+感情培養,且每月固定美容控制油量亦可梳除廢毛。選擇合適工具(軟毛刷、排毛梳、橡膠手套)與規律步驟,可以有效降低家中毛量並促進皮膚健康。
實作清單:
短毛:最少每週 1 次,換毛季 2–3 次(軟毛刷/橡膠刷)。
長毛:需每日梳理(寬齒針梳 + 順毛刷)。
捲毛:最少每週 1 次(每天梳有助毛髮生長+感情培養),每月固定美容控制油量亦可梳除廢毛。
換毛季:使用排毛梳、加強吸塵與換洗寢具。
過敏家庭:固定寵物區、HEPA 濾網、常梳理與勤洗寢具。
每天 5–10 分鐘的梳毛,既實用又能加深彼此的信任。
何時需要就醫?過度掉毛的警訊
若掉毛伴隨大片禿斑、劇烈抓癢、皮屑或體重/食慾改變,請立即就醫。這些可能是寄生蟲、內分泌或皮膚感染等需要專業處理的問題。
警示重點:
禿斑或擴大脫毛。
劇烈抓癢、皮膚紅腫或潰爛。
食慾或活動力驟變。
關於塞爾凱克捲毛貓(Selkirk Rex)
塞爾凱克捲毛貓 Selkirk Rex 的毛質與絨毛分布讓牠們日常掉毛感較低,但換毛季仍會脫毛。若希望低日常清理負擔且想要穩定陪伴,塞爾凱克是不錯選擇;但所有品種都需基本梳理與營養支持。不論短毛或長毛,重點在於理解品種與落實日常護理。把梳毛當作溫柔而規律的習慣,掉毛就會變成可以管理的生活一部分唷。
參考來源
RSPCA — How often do I need to groom my cat? https://kb.rspca.org.au/knowledge-base/how-often-do-i-need-to-groom-my-cat/ 緣由說明:提供短毛與長毛梳理頻率、工具選擇與打結預防等實務建議;支援護理工具與頻率的實作段落。
The Spruce Pets — When Do Cats Shed the Most? https://www.thesprucepets.com/the-times-of-year-that-cats-shed-the-most-5225999 緣由說明:討論季節性換毛與底毛脫落的實務觀察,支援文章中關於季節性換毛與室內溫控影響的說明。
PubMed / ScienceDirect —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coat of the cat 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1025634/ 緣由說明:學術研究論文,提供毛髮週期與季節性生理變化的科學依據;支援「毛髮生理基礎」段落的學術證據。